韩逆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2章 疲惫不堪,重生激荡年代,寻宝起家!,韩逆子,小说巴士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漫长的等待中,秋收如期而至。

这一年,知青们首次真正参与到秋季丰收中,临时学校也放假让学生回家助力,大的孩子下田挣工分,小的负责家务,整个村庄同心协力,挥汗如雨,为新一年的生活播下希望的种子。

春耕时,村里的粮食储备已大致估量完毕,预计能支持今年三分之一的公粮需求。

因此,他们征求了老人们的建议,额外种植了棉花等其他作物。

东北的严冬需要保暖,棉花虽然定量发放,但婚嫁添置衣物的需求使得棉花成了必需品。

就这样,村庄里的农田里,满眼都是金黄的油菜花。收棉花是一项细致活,既要小心摘取以免刺伤,还要剔除棉桃壳和秧叶,确保纤维纯净。

棉花生长周期长,需分期收割,起初是轮流收其他作物,然后才轮到棉花。

这种交替作业方式,使人们疲惫不堪,即使路红精心烹饪也无法恢复大家的食欲。

最终,村长下了命令,秋收期间确保体力,为激发士气,决定先宰一头猪,待粮食收获后再宰一头。

这头猪是知青点的,以公价出售,工分结算后,村民会分享其收益。

这头猪得益于清晨露珠的新鲜青草和江言暗中添加的饲料,半年间体重猛增,杀后秤重竟达二百二十多斤,加上皮毛,足足二百四十斤,村民们的喜悦溢于言表,纷纷称赞知青们为出色的养猪能手。

张长庆意外地获得了这个赞誉,谁也没料到这句戏谑的话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荣誉。

丰收季节来临,知青们的劳动热情高涨,因为他们视那挺拔的高粱为村里的甜蜜宝藏。

挑选高粱杆的重任落在了张长庆和何建国肩上,女知青们只能在一旁艳羡地注视。

何建国深知妻子的期待,特意精选出最饱满的高粱杆,细心剁成节,用布条精心包裹,分给江言,剩下的则馈赠给了张清芳和路红。

尽管嘴上埋怨何建国的“偏心”,两个姑娘心里却是暖洋洋的。

高粱杆不再只是喂猪的原料,而是变成了她们窗台上的一抹艺术,那是刘爱民的巧手之作,他编织的小筐、梳篦,甚至微型家具和蝈蝈笼,都精致得如同工艺品,令人惊叹。

孩子们看到这些,不服气地拿出他们的拿手好戏,用高粱杆制作出各种奇特的小动物和装饰,瞬间让原本闲置的高粱杆变得抢手。

江言脑中灵光一闪,虽然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婚后热恋

锦墨兮